欢迎访问《家畜生态学报》官方网站!

2012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1-29
  

  • 全选
    |
    学科动态
  • 杨春合,顾宪红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给猪提供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首先需要了解猪是怎样与环境发生联系的。论文试从猪的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方面探讨猪与环境的“对话”途径,以期为实际养猪生产中给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 韩 威,李慧芳,朱云芬,宋 迟,陶志云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动物性成熟启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决定性事件是下丘脑GnRH脉冲式释放增加。GnRH脉冲式释放增加是由跨突触改变和神经胶质输入两个方面共同引起的,其中,跨突触改变由谷氨酸能神经元、Kisspeptin神经元、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阿片能神经元及RFRP神经元提供,而神经胶质输入主要由生长因子家族提供。诸多功能基因参与了性成熟启动过程,组成了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这些基因并不是按照严格的等级顺序排列,而是在功能上有所重叠。转录调节因子的抑制性作用使得性成熟启动不会提早发生。论文还介绍了表观机制在性成熟启动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 科学研究
  • 杨 辉,艾 闽,李锋刚,刘小林,王立新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大鲵皮肤cDNA文库中分离获得大鲵α1血红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鲵α血红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594 bp,开放阅读框共432 bp,编码144个氨基酸,编码的大鲵α1血红蛋白推测的理论分子量为16048.3 u,等电点为6.44。氨基酸组成中酸性氨基酸11.9%,中性氨基酸69.9%,碱性氨基酸18.2%。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没有信号肽,但在100~122个氨基酸处以及98~122个氨基酸处分别有由里向外、由外向里的跨膜螺旋区,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氨基酸序进行同源性列比对表明与人、猕猴的亲缘关系最近,和牛蛙的亲缘关系最低只有35%。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α1血红蛋白基因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在胃中最低。
  • 石建中,高鹏飞,郭晓红,李步高,曹果清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变量动物模型分析了21个微卫星标记对山西白猪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和活体背膘厚等7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0227和S0218标记对6月龄活体背膘厚有显著影响(P<0.05)。在S0227座位上,杂合子AB型个体的6月龄背膘厚最薄;在S0218座位上,BB和CC型个体的背膘最薄。S0101标记对6月龄体高有显著影响(P<0.05),对6月龄体重的影响也接近显著水平(P=0.0854)。在S0101座位上, CC型个体的6月龄体重最大,显著高于AB型个体,而与其他类型差异不显著;BC型个体的体高最高,显著高于AB型,而与其他类型差异不显著。
  • 李晓燕,雷耀庚,张志轩,陈玉林,杨雨鑫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苹果渣用作反刍动物饲料的饲用价值,以3只安装瘤胃瘘管的陕北白绒山羊母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了苹果渣在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内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降解率,并用NRC模型分析了苹果渣的瘤胃降解蛋白(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结果表明,苹果渣在48 h的DM降解率为89.16%,CP降解率为82.89%,且二者之间相关性显著(P<0.01);DM和CP有效降解率分别为61.02%和58.44%;RDP含量为58.52%,说明其蛋白质品质较好。因此,由苹果渣降解特性等可以看出,苹果渣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适口性好,可用作反刍动物饲料。
  • 钟 雷,吉 红,张建禄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29-3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陕西省饲料企业和水产养殖场随机抽取19种鲤草鱼饲料样品,对其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并依据水产饲料行业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检测结果发现:(1)饲料物理性状均符合行业标准;(2)水分检测值均符合标签值和标准值,但偏低;(3)蛋白检测值与标签值的符合率为78.9%,与标准值的符合率为94.7%;(4)粗脂肪检测值均符合标签值,与标准值的符合率为73.7%;(5)粗纤维检测值与标签值的符合率为94.7%,与标准值的符合率73.7%;(6)粗灰分检测值与标签值的符合率为94.7%,与标准值的符合率为94.7%。说明陕西地区水产饲料质量情况基本良好,但仍存在重视蛋白水平、忽视水分和脂肪水平等问题,建议陕西省水产饲料企业重视养分均衡供应,进一步提高饲料质量。
  • 朱光星,昝林森,张亚冉,辛亚平,王洪宝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部位取样进行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日增重、屠宰率、产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生产性能较传统秦川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过标准化育肥,24月龄时已具备良好的肉用生产性能,达到国际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胴体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差别较大,通过对其10个部位牛肉品质评定,西冷、上脑、里脊、眼肉为高档肉,肋条肉、臀肉、黄瓜条为中档肉,牛腩、胸肉、牛前为低档肉。
  • 龚俊勇,廖新俤,杨 平,吴银宝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36-4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水帘降温系统下猪用发酵床垫料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选取发酵床猪舍为研究对象,在南方夏季高温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根据距水帘的远近将舍内垫料分为A区(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近风机端),各区垫料再区分为表层(0~20 cm)、上层(20~40 cm)、中层(40~60cm)、下层(>60 cm)采样,每周采样一次,监测垫料的成分变化,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水帘降温系统没有引起发酵床猪舍内垫料含水率、温度二维空间分布的显著差异;对垫料微生物和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真菌总数与脲酶活性的显著差异,从水帘端到风机端,真菌总数的对数值显著升高,脲酶活性显著增强;对垫料在水平区域上的细菌总数、放线菌数和纤维素菌数、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垫料有机质降解影响不大,在二维水平上各区(层)垫料有机质含量和C/N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表层、下层垫料温度显著低于上层、中层,表层含水率显著低于下层;从表层到下层,垫料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层之间无显著差异;垫料有机质中层、下层显著高于表层;铵态氮含量表层最高,上层次之,中、下层较低;硝态氮含量表层最高,上层和下层次之,中层最低。研究指出,水帘降温系统没有对猪用发酵床垫料的主要特性与运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发酵床不同深度垫料特性的差异是床自身运行过程固有的规律。
  • 吴 东,钱 坤,周 芬, 陈丽园,夏伦志,任顶宏,胡青松,吕永彪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研究用不同比例小麦替代日粮玉米的营养水平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5日龄淮南麻黄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前期(后期),试验1、2和3组日粮为用小麦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10%(20%)、20%(30%)和30%(40%)玉米。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各组鸡增重、料增重比和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3组鸡胸肌pH1和 pH24都比对照组低(P<0.01),试验3组肉色L★比对照组高(P<0.01)。(3)试验1组鸡肉中精氨酸含量比对照组高12.50%(P<0.01);试验2组鸡肉中钙、组氨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50.00%(P<0.05)和9.66%(P<0.01);3组鸡肉中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9.09%(P<0.05)、6.54%(P<0.01)、6.70%(P<0.01)、5.75%(P<0.01)和13.10%(P<0.01)。(4)试验各组鸡血清T3、T4、血糖、尿酸和尿素氮差异均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
  • 程志斌, 张红兵, 李晓珍, 苏子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将240只1日龄罗斯308(ROSS 308)肉仔鸡,按照饲养方式(地面平养和笼养)以及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生素与否(替代和不替代)分为4个处理组(1组:抗生素地面平养组;2组:抗生素笼养组;3组:枯草芽孢杆菌地面平养组;4组:枯草芽孢杆菌笼养组),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全期,肉鸡末体重和饲料/增重比指标,4组显著优于(P<0.05)1组,2组和3组之间无差异(P>0.05)。21日龄和42日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分析显示:4组肉鸡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大于1组;且血清尿酸浓度4组小于1组;而2组和3组之间所有血清测定指标均无差异。以上结果证明,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笼养方式,枯草芽孢杆菌替代抗生素对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均有良好效果,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提高饲料蛋白的营养利用率.
  • 盛东峰,李淑梅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对正阳三黄鸡开产后70 d内的蛋重、蛋纵径、蛋横径进行了测量,研究正阳三黄鸡的蛋重、蛋纵径、蛋横径在开产初期的变化规律,并对产蛋初期蛋重、蛋纵径、蛋横径、蛋形指数进行相关分析,以及连产周期对蛋形指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重、蛋纵径、蛋横径在产蛋初期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形指数却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小,且四者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而连产周期对蛋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
  • 范路军,张永云,颜平萍,张 颖,贺珠婷,李卫真,和绍禹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采集封盖野坝子蜜,分装后分设阳光照射、室温见光、室温避光、冷藏和冷冻等5种条件下贮存,并分别于第1、5、10、15、20、30、60和90 d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结果显示,新鲜的封盖野坝子蜜淀粉酶活性为(20.848±1.121) U/g,在不同的贮存条件下贮存三个月,,阳光照射组、室温见光组、室温避光组和冷藏组的淀粉酶活性显示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先上升后下降;冷冻组淀粉酶活性下降不显著(P>0.05)。五种贮存条件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由小到大依次为冷冻、冷藏、室温避光、室温见光和阳光照射,表明蜂蜜的最佳贮存条件为冷冻保存,冷藏保存应控制在3个月以内为宜.
  • 刘 虹,程秀芳,张志焱,谷 巍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高产虾青素酵母菌株摇瓶发酵条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碳源以葡萄糖为宜,氮源以硫酸铵为宜,葡萄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酵母膏和番茄汁最适添加量分别为4%、0.4%、0.4%、0.6%和0.6%,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最适培养温度为22 ℃,最适装液量以50 mL/500 mL(发酵液体积/三角瓶体积)。
  • 柳 晓,钟 辉,孙玉霞,李 谦,邹榕凯,李 俊,时建立,丛晓燕,孙文博,杜以军,吴家强,王金宝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旨在获得PCV2a和PCV2b的拯救毒株。对筛选得到的PCV2a和PCV2b感染性克隆分别进行酶切,使酶切得到的全长基因组DNA自身环化并分别转染PK15细胞。经IFA和PCR验证,确认成功拯救出两亚型PCV2病毒。病毒传至第9代时对PCV2a和PCV2b的毒价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CV2a的毒价为103.5TCID50/mL, PCV2b的毒价为104.6TCID50/mL。本试验为分型特异性序列与病毒致病力相关性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金兰梅,伍清林,马 玉,周玲玲,傲国霞,刘银燕,曾疆雪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72-7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进一步开发植物药进行畜禽大肠杆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摘了本地生长的马鞭草、马齿苋、忍冬藤、蒲公英等四种植物,应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提取液,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对猪源、鸽源、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效果试验,同时以小鼠为试验动物,检测四种植物提取液体内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四种植物对猪源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在10~14 mm之间,均为中敏;对鸽源大肠杆菌在10~22 mm之间,马鞭草极敏,蒲公英高敏;对牛源大肠杆菌在7~14 mm之间,马鞭草高敏,蒲公英、忍冬藤中敏,马齿苋低敏。马鞭草对猪源、鸽源大肠杆菌的MIC和MBC是31.25 mg/mL,对牛源是62.5 mg/mL;蒲公英对猪源、鸽源的大肠杆菌MIC和MBC是62.5 mg/mL,对牛源是125 mg/mL;马齿苋对猪源的MIC和MBC是62.5 mg/mL和125 mg/mL,对鸽源、牛源的MIC和MBC分别是125 mg/mL和250 mg/mL;忍冬藤对猪源、牛源的MIC和MBC分别是125 mg/mL和250 mg/mL,对鸽源MIC和MBC是62.5 mg/mL和125 mg/mL。小鼠体内抗菌作用提示,用蒲公英和马鞭草1.88 g/kg、马齿苋和忍冬藤3.75 g/kg进行预防,可使感染大肠杆菌的小鼠成活率为达100%。四种植物提取液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和体内抗菌均有较好的效果,马鞭草效果最好
  • 生态养殖
  • 陈斌玺,刘俊专,吴银宝,李义书,彭小珍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78-8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依据2010年海南省畜禽养殖数据,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畜禽粪尿排泄量,同时结合农地面积,分析评价了海南省农地畜禽粪便承载力现状,并计算了海南省畜禽养殖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10年海南省以猪粪当量计的农地土壤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值为10.33 t/hm2,农地畜禽粪便承载力的预警值平均值为0.20,级别为Ⅰ级,对环境无污染风险,但海口市和东方市预警值分别为0.51和0.45,对环境稍有污染;2010年海南省最大畜禽饲养容量为5237.35万头猪标准动物,剩余饲养容量为2643.17万头猪标准动物,但海口市和东方市已超出当地最大畜禽饲养容量,应适当控制畜禽饲养规模。
  • 邢启明,李义海,刘继军,栾冬梅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85-8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对天津市郊区半开放式和联栋式犊牛舍环境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在每种类型犊牛舍中央纵轴上均匀选取三个测定点,每个点距离地面1.0 m,测定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和NH3浓度。结果表明,半开放式犊牛舍冬季一天平均气温低达4.4 ℃,不能满足犊牛正常生长需要;联栋式犊牛舍内空气质量好,气温较高,但舍内南北两侧温度差异较大,南侧一天平均气温在10 ℃左右,北侧只有6 ℃左右,应加强联栋式犊牛舍内北侧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当联栋式犊牛舍温度过低时,使用红外线灯可使舍内温度提高2~3 ℃。
  • 王娟娟,牛竹叶,闵育娜,王 锦,孙彤彤,刘少凯,李华磊,张 静,刘福柱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90-9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旨在探讨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宰前免疫应激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24只体重相近的39 d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 两个试验组分别在39 d、40 d和41 d腹部皮下注射LPS生理盐水稀释液(1 000和2 000 μg/kg BW),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胸肌pH24h极显著下降(P<0.01),失水率极显著增高(P<0.01),4 ℃保存3 d b*值和6 d的L*值显著升高(P<0.05);腿肌pH45min及pH24h均极显著下降(P<0.01),4 ℃保存3 d b*值显著升高(P<0.05);血浆、胸肌和腿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TAOC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表明宰前免疫应激会引起肉鸡机体氧化损伤和抗氧化机能下降,进而导致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下降,而且这些负面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应激强度。
  • 尹红梅,吴迎奔,张德元,王 震,陈 薇,贺月林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97-10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健康猪生长的发酵床垫料中筛选到1株耐高温的高效降解菌Y34,把其接种到猪粪水中反应25 d后,对COD与NH3N降解率分别为84.7%,83.5%。生长特性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0 ℃。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Y34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似性为99.0%。对此菌发酵过程中产酶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培养条件下,菌株Y34能够分泌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具有用于研制发酵床微生物制剂的潜力。
  • 专题论述
  • 王丽娟, 凌英会,张晓东,丁建平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microRNAs是一类长度约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它能够通过与靶基因3'非翻译区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降解靶基因。microRNAs无论是在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中都广泛存在,并对生物体的细胞周期及个体发育过程进行调控。论文对microRNAs分子及其对动物的神经、心脏、皮肤、毛发和肌肉发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调控动物发育的各种microRNAs的功能奠定基础。
  • 赵 曼,陈宁博,杜 芳,马 云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启动子是指一段进行转录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控制着基因表达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程度。启动子研究对于了解生物生长发育、探讨物种的进化及同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就猪、牛以及其他物种的启动子的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启动子调控功能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李文杨,刘 远,张晓佩,高承芳,董晓宁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戴云山羊是福建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由于近年来忽视了选育保种工作,群体数量逐渐减少,有濒临灭绝的危险。通过建立戴云山羊品种保护区,建立保种群和选育核心群,培育戴云山羊肉用新品系,加强高新技术在保种工作中的应用,组织开展商品肉羊生产,提高肉羊开发利用水平,树立戴云山黑羊品牌等措施进行戴云山羊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 吕秉林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论文对柴达木地区山羊养殖品种、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做一综述,仅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 李益得,龚洵胜,李继仁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论文从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食性和生态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对野猪进行了总结,针对野猪人工饲养中存在的生长缓慢、饲养难度大、性成熟晚、繁殖力低、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 徐倩倩,沈志强,郭时金,周春凤,王艳萍,张 颖,杨丽梅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犬脂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脂腺或毛囊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犬脂螨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并且全国各地都有流行,特别是幼犬发病率很高。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会导致病情恶化,严重者可继发感染死亡,还会造成病原的扩散,易造成该病在犬群中流行。论文介绍了犬脂螨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着重强调了各种类型脂螨病治疗的原则、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为兽医选择安全、有效地治疗犬脂螨病方案提供参考。
  • 教学园地
  • 樊月圆,富国文, 王绍卿,李卫真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广博的基础学科,是农业院校生物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作为新世纪的农业科技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动物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术。论文从动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对动物学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提高农业院校生物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 胡建宏,李青旺,田秀娥,王立强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6): 125-12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开放式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已迫在眉睫。论文通过优化《动物繁殖学》理论教学内容、调整实验教学方案、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运用广泛开放的教学资源,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建立《动物繁殖学》开放式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