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韩好奇, 王 瑶, 张 雨, 刘蓥珂, 王明燕, 张立阳, 廉红霞, 付 彤, 高腾云, 李 明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瘤胃发酵法研究不同的黄芩苷添加剂量对奶牛瘤胃体外产气量、发酵参数、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为650±50 kg、安装永久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试验共分4组(每个时间点各3个重复),黄芩苷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A)、0.1(试验组B)、1(试验组C)、2 g·kg-1(试验组D),体外发酵2 h、6 h、12 h、24 h、48 h后分别测定产气量、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pH、干物质(DM)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结果表明:(1)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各组产气量呈上升趋势,各试验组各时间点产气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P<0.05)。(2)添加黄芩苷后,2 h、48 h各试验组发酵底物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P<0.05);6 h、12 h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高于对照组A(P<0.05);2~24 h各试验组发酵底物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高于对照组A(P>0.05),其中1 g·kg-1浓度的效果最好。(3)在整个发酵周期内各试验组各时间点的pH均高于或与对照组A相近,随着黄芩苷浓度的增加pH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酵12 h试验组C、试验组D的乙酸、TV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0.05),在发酵2 h、12 h试验组B、试验组C的丁酸含量高于对照组A(P<0.05)。(4)发酵48 h内各试验组的NH3-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P>0.05)。综上所述,通过各项指标分析比较,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体外瘤胃发酵中适宜的黄芩苷添加浓度为1 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