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家畜生态学报》官方网站!

2025年, 第4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3-20
  

  • 全选
    |
    学科动态
  • 石胜琦, 刘芮兵, 袁 欢, 张彧丽, 褚瑰燕, 蔡传江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是一种重要的小分子非蛋白质氨基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促进动物生长、调节食欲、抗应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调节卵巢颗粒细胞功能(granulosa cells,GCs)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颗粒细胞是雌性动物卵巢中主要的体细胞群,颗粒细胞中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自身的增殖和凋亡等生理功能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闭锁。研究发现,在卵巢颗粒细胞上存在着γ-氨基丁酸的亲和力结合位点,可以利用γ-氨基丁酸受体直接参与卵巢颗粒细胞合成雌激素和孕酮等。同时,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后也可以利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HPO)和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间接调控卵巢颗粒细胞。本综述旨在展现GABA研究历程和现有进展,讨论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具体作用与可能的调控机制,并思索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γ-氨基丁酸对动物繁殖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科学研究
  • 任宇尧, 韩旭东, 刘 燕, 赵博昊, 陈 阳, 吴信生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9-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分析长毛兔PRKACB基因序列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体重、产毛量)的相关性,发现与产毛量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加快毛兔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了169只皖系长毛兔PRKACB基因外显子区与启动子区序列的SNPs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运用SPSS 25.0软件进行SNPs与体重、产毛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毛兔PRKACB共有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其中外显子序列较为保守,未检测到SNPs。启动子序列(1 366 bp)存在2个 SNP 位点(rs81065607A>C和rs81066149C>T),均包含3种基因型,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rs81065607A>C和rs81066149C>T的PIC分别为0.331和0.327,均为中度多态,提示PRKACB基因在群体中具有较高遗传变异能力。SNP 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结果显示,2个位点高度连锁(r2=0.983)。关联分析表明,rs81065607A>C 的CC型个体的产毛量显著高于AA型和AC型(P<0.05);rs81066149C>T的TT型个体的产毛量显著高于CC型和CT型(P<0.05)。结果表明,PRKACB基因rs81065607A>C和rs81066149C>T位点可以作为长毛兔产毛量的潜在分子标记,用于长毛兔的分子选育。
  • 蒋金凤, 谢 洋, 张 妍, 周 峰, 兰忠岐, 沈 爽, 罗青平, 王家乡, 李 鹏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1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盲肠是机体消化粗纤维,促进营养物质发酵的主要部位,有着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许多动物的盲肠微生物已被分析研究,而非洲鸵鸟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采用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对7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非洲鸵鸟盲肠中的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非洲鸵鸟盲肠中的微生物群分布于9个菌门,16个菌纲,29个菌目,58个菌科和128个菌属,且随着日龄增加,盲肠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先增高后降低,其中60日龄时微生物最丰富,30日龄时微生物多样性最高。门水平上,7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菌门,而30日龄时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柔膜菌门(Tener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属水平上,各日龄盲肠中的优势菌属均不相同,7日龄时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大肠埃希氏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阿克曼菌属(Ackermansia)丰度最高,30日龄时厌氧原体属(Anaeroplasm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最高,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别为60日龄和180日龄时的优势菌属;各日龄盲肠中均存在差异菌群,7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时分别有28个、24个、8个和6个差异菌群,随着日龄增大,差异菌群的数量逐渐减少。综上显示,非洲鸵鸟盲肠微生物复杂多样,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微生物组成及优势物种会产生变化,这为进一步研究年龄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 张洪伟, 郭建军, 周英昊, 张 磊, 张 彤, 谭美姝, 张召兴, 潘金龙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2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早期补饲不同水平复合型益生菌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液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8头2周龄的健康哺乳期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6重复,每1头健康哺乳期犊牛为1个重复,1组对照组(基础日粮)、2组(基础日粮+0.5%复合型益生菌制剂)、3组(基础日粮+1%复合型益生菌制剂),预饲期7 d,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试验2、3组哺乳期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0.05),其余生产性能指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哺乳期犊牛的体高、体斜长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2、3组的哺乳期犊牛的胸围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2、3组哺乳期犊牛的血清中IgA 、IgG 、IL-2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2组犊牛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2、3组哺乳期犊牛的血清中SOD、T-AOC的活性均显著高于1组(P<0.05),MDA活性显著低于1组(P<0.05)。综上,早期补充不同水平复合型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犊牛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以添加0.5%复合型益生菌制剂较为适宜。
  • 王鑫源, 房子寒, 张博雅, 岳向辉, 魏伊辰, 张鹤亮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28-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探究低蛋白小肽营养策略替代添加抗生素的标准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中微生物的影响,选用48头体重14 kg左右的健康“大×长”二元生长猪,公母各半,根据窝别、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方法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期29 d。对照组饲喂18.5%粗蛋白(CP)标准日粮+100 mg/kg金霉素,LP组饲喂16.5% CP低蛋白日粮,LP+A组饲喂低蛋白日粮+100 mg/kg金霉素,LP+SP组饲喂低蛋白日粮+0.25%小肽。结果表明,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小肽显著降低了腹泻指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LP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 粗蛋白消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LP+SP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磷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LP组相比,LP+A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LP+SP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 磷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LP+A组相比,LP+SP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磷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粪中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指数以及属水平上排名前4位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粪中微生物无显著影响,但会降低其养分表观消化率;低蛋白小肽营养策略可替代添加抗生素的标准日粮,在低蛋白日粮中,小肽可替代金霉素。
  • 周静静, 樊潇潇, 王启瑞, 杨若涵, 丁旭红, 杨 丽, 孙小琴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3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饲喂不同类型饲粮奶山羊的乳成分和乳脂肪酸组成差异,试验分别从饲喂青贮精料型、干草精料型、青草精料型和全青草型的奶山羊场挑选泌乳中期奶山羊15只,采集其乳样,分析乳成分和乳脂肪酸。试验中,青贮精料型和干草精料型饲粮的精粗比分别为45∶55和50∶50,前者的粗饲料组成为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后者为燕麦草和苜蓿干草。青草精料型奶山羊自由采食种植青草,每只补饲精料,而全青草型饲粮奶山羊则在林间放牧,不补饲精料。结果显示,饲喂全青草型饲粮奶山羊乳中乳脂率显著高于饲喂其他饲粮类型(P<0.05),饲喂干草精料型饲粮奶山羊乳中乳蛋白率显著高于饲喂其他饲粮类型(P<0.05)。饲喂含青草饲粮的奶山羊与饲喂青贮精料型和干草精料型奶山羊相比,乳中C18:3n-3和CLAc9,t11含量较高(P<0.05),而n-6/n-3含量较低(P<0.05),饲喂全青草型饲粮奶山羊乳中C12:0、C14:0和C16:0的含量显著低于饲喂青贮精料型和干草精料型(P<0.05),饲喂全青草型饲粮奶山羊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饲喂其他类型饲粮(P<0.05),而致动脉硬化指数显著低于其他饲粮类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含青草饲粮有助于改善乳脂率而含干草饲粮有助于提高乳蛋白率。从奶山羊乳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角度来看,全青草型饲粮最优,其次为青草精料型,再次为干草精料型、青贮精料型。
  • 胡 海, 王国文, 程 潇, 杨艳玲, 徐尚荣, 贾功雪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4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与杜泊羊杂交对藏羊生长、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杜泊羊为父本、藏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测定杜泊羊与藏羊杂交F1代(杜藏F1)与藏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每组随机选择9只个体进行屠宰试验,并对肉品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杜藏F1的体重、体长与胸围均极显著高于藏羊(P<0.001);宰前活重、胴体重、肉重、骨重、屠宰率、眼肌面积与背膘厚极显著高于藏羊(P<0.001),但肝脏、肺脏与肾脏系数显著降低(P<0.05)。除杜藏F1背最长肌的剪切力低于藏羊(P=0.001)外,二者的肌肉物理特性差异不显著(P>0.05);杜藏F1背最长肌的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大幅下降,而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藏羊(P<0.001);相比于藏羊,杜藏F1背最长肌的钙、磷、钾、铁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锌、硒含量均有升高(P<0.05);杜藏F1背最长肌的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占比显著升高,而色氨酸、谷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占比明显降低(P<0.05);杜藏F1背最长肌的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差异,棕榈油酸和油酸两种主要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升高,而各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试验表明,杜藏F1的生长与屠宰性能均优于藏羊,肉品质指标也较为合理,杂种优势明显,是适合青海农牧交错区的理想杂交组合。
  • 潘 城, 李海雁, 张小明, 张贞贞, 陈 瑜, 朱江江, 赵旺生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50-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南江黄羊瘤胃酶活性以及瘤胃菌群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南江黄羊32头,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16头。放牧组只进行自然放牧,舍饲组采取全混合日粮的饲喂,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南江黄羊的瘤胃液进行瘤胃菌群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和酶活性测定,并利用PICRUSt软件预测南江黄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的代谢功能。结果发现,舍饲组的南江黄羊瘤胃α-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但其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舍饲组和放牧组瘤胃微生物菌群α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而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放牧组的南江黄羊瘤胃菌群中变形菌门(Patesci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南江黄羊瘤胃菌群中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但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普雷沃氏菌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在KEGG2水平下检测到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是瘤胃菌群最丰富的途径,在KEGG3水平,发现与代谢相关富集的途径主要有硒化合物代谢(Selenocompound metabolism)、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和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Metabolism of cofactors and vitamins)等;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研究南江黄羊瘤胃酶活性与菌属水平的丰度关系,发现α-淀粉酶与瘤胃球菌属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普雷沃氏菌_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纤维素酶活性与丁酸弧菌属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等。综上所述,不同饲养模式对南江黄羊瘤胃菌群结构和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且瘤胃酶活性的变化与瘤胃菌群相关。
  • 程译瑶, 王 嵩, 苑志宇, 吴毓瑾, 陈 耿.张金煜, 赵 卓, 赵云辉, 杨雨鑫, 陈玉林, 王春昕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59-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羊舍环境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光控措施对羊舍环境的影响,优化环境控制所需的布点数目和位置,本试验结合陕北地区空废化窑洞再利用问题,运用畜禽用多功能气体分析仪(CN201410008619.7)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甲烷)浓度、光照、风速、温湿度等环境参数指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天候环境数据检测,选取羊只全部在舍内期间的试验数据进行气体差异显著性分析、舍内各类气体拟合度比较、有害气体浓度数据变化回归方程的构建。结果显示,窑洞舍内空间三点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光控对窑洞羊舍有害气体浓度的变化有影响,有害气体浓度变化曲线趋势对比变化较大,氨气浓度低于非光控窑洞羊舍,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高于非光控窑洞羊舍,但浓度变化趋势一致。试验全程两舍羊只均处于环境舒适区,无明显应激反应,因此空废化窑洞畜牧化利用养羊可行。
  • 林禛臻, 杨朝霞, 高晨曦, 赵 凯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6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肉羊产业融合水平是实现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干旱半干旱地区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肉羊产业融合模型,评价该地区肉羊产业融合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整体及各省的肉羊产业融合水平均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干旱半干旱地区各省肉羊产业融合水平呈现出显著地域差异,各有优势和劣势;研究期限内,干旱半干旱地区整体及其各省的肉羊产业融合水平呈现递增、“U”型和倒“U”等多样化趋势。最后,依据各省实际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
  • 杨玉菲, 李 盼, 薛 振, 路宏朝, 王 令, 王珊珊, 张 涛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73-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微塑料已经成为海洋、河流、湖泊和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对不同类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最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累积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全面把握微塑料毒理学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微塑料毒性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微塑料毒性研究领域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以外文文献发展为主,发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和机构均来自于中国,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大影响力。微塑料毒性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是生物毒性、海洋环境、生态毒性和毒性效应等,早期研究以微塑料环境污染为主,之后集中于生态毒性作用,近年主要为其暴露而引发的疾病及其致病机制等方面。研究已经明确,微塑料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代谢系统等多种疾病,由于塑料目前的不可替代性,本研究建议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微塑料污染的管控、塑料替代品开发、微塑料生物毒性的预防及微塑料损伤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 高承芳, 李振武, 应朝阳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8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林下放牧养殖河田鸡对土壤、植被破坏等问题,本文采用常规理化性状测定方法结合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林下种植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 H.)当年对0~20 cm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组成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种植宽叶雀稗后对林地放牧河田鸡后的土壤改良效果。结果显示,林地种植宽叶雀稗一季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4%、57.8%、63.9%、47.1%、25.8%和23.7%,土壤铅含量比对照组降低50.66%,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Chao1指数平均比对照组高59.2%,Shannon指数平均高10.7%,达极显著水平(P<0.01)。林下种植宽叶雀稗降低了土壤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的含量,增加了酸杆菌门含量,并以酸杆菌门为优势菌群,而对照组中放线菌门为优势菌群。林下种植宽叶雀稗当年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重金属铅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对传统养殖河田鸡林地土壤生态具有很好的改良修复效果。
  • 魏 玲, 王思怡, 熊荣园, 梁 洪, 王怀禹, 李彩虹, 杨国淋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9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抗体检测方法,试验采用原核表达技术表达HN蛋白,以HN蛋白为检测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结果表明,获得了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间接ELISA方法检测6种其它鸡病阳性血清均为阴性,其最低抗体检出效价为1∶10 240,其与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方法的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8.08%和92.31%,检测临床样品阳性率为91.48%。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NDV免疫抗体检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 李长乐, 姚鑫炎, 王明月, 肖 毅, 张雪莲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96-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广东地区鸭呼肠孤病毒的序列信息,对广东省佛山市和肇庆市疑似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鸭进行检测、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通过对疑似样本进行剖检发现,病鸭肝脏呈现不规则出血斑块,脾脏和法氏囊出现严重出血、坏死。使用实验室建立好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并利用LMH细胞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进行分离,同时对分离的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及分析。结果显示,在第3代的LMH细胞上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经检测确定为NDRV。全长扩增显示,所分离的2株NDRV全长均为23 419 bp,可分为10个片段,分别为L1~L3、M1~M3和S1~S4。核苷酸同源性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与国内的NDRV同源性最高,与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和禽呼肠孤病毒(Avain revirus,ARV)同源性较低。遗传进化关系显示,所分离的2株毒株的10个片段均分布于NDRV大分支,由此表明,分离的2株毒株均为NDRV。该研究丰富了NDRV的序列信息,为广东地区NDRV的防控及特异性生物制品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生态养殖
  • 林小翠, 刘瑞平, 郭晓波, 黄 兴, 刘爱文, 胡 艳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103-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兴国县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畜禽存栏数据和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对畜禽粪便量及其污染物含量进行估测,通过警报值和风险等级来评估粪便污染物的农田负荷,并预测粪便的沼气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畜禽养殖量为8.19万头生猪当量,其中生猪占比80.31%,牛占比13.65%,羊占比3.54%,兔占比0.05%,家禽占比2.45%。畜禽粪便产生猪粪当量为11.17×104 t,化学需氧量3 643 t、生化需氧量3 490 t、氨氮300 t、全氮653 t、全磷236 t,预估可发酵生产沼气总量约1.57×106 m3。畜禽粪污导致农田污染总体风险等级为Ⅰ级,污染程度为无。研究表明,畜禽养殖业粪污排泄暂时未对农田产生污染,现阶段更应该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原则,倡导畜牧健康养殖理念。
  • 王欣雨, 李 璨, 丛 磊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109-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莱阳市的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在县域范围内为推动种养结合、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提供量化的、合理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对莱阳市各乡镇村、养殖龙头企业进行数据收集及实地调研,基于农田氮磷养分平衡,计算莱阳市全市及各乡镇的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畜禽粪便负荷现状及预警值,分析全市各乡镇的种养平衡状况及养殖龙头企业对主要乡镇的影响。结果显示,莱阳市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为245.8万头猪当量(以氮计)和198.7万头猪当量(以磷计),单位农用地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分别为26.5 头/hm2(以氮计)、21.4头/hm2(以磷计)。莱阳市各乡镇养殖户的实际畜禽养殖量为98.3万头猪当量,单位农用地畜禽负荷为10.6 头/hm2,沐浴店镇和大夼镇养殖量已超出理论最大值,其余16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环境风险。2022年莱阳市畜禽实际养殖总量为432.1万头猪当量,单位农用地畜禽负荷为46.6 头/hm2,已超出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为促进县域种养平衡及循环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过量畜禽粪便可在运输便利的情况下在临近乡镇范围内转移,实现县域范围内的种养平衡;二是大型畜禽养殖龙头企业造成区域粪污量过剩,必须配套有机肥加工服务,但基于效益和长远发展,需考虑适度规模养殖。
  • 专题论述
  • 席利萌, 牛英奇, 洪 亮, 杨亚丽, 周 波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117-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推动陕西省商洛市肉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调查分析全市肉羊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立足当地肉羊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加速商洛地区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 雷超凯, 路云涛, 王梦玥, 武 威, 李世娟, 刘升平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46(3): 122-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5.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蜜蜂因授粉、产蜜等功能,对人类和大自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因蜂群崩溃综合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影响,蜂群健康状况受到巨大威胁,吸引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尝试监测和分析它们。本文从群体和个体的角度对蜜蜂的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进行综述,蜜蜂群体监测包括温度监测、湿度监测、振动监测、重量监测等环境监测,蜜蜂个体监测包括基于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的行为监测。在蜜蜂个体监测方面,着重梳理了视频监测方法、分析手段以及应用场景。本文通过对蜂群监测技术的分类、介绍和对比,探讨了不同监测方法的优劣,梳理了其与蜂群健康的关系,为深入研究蜂群健康行为监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