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欢迎访问《家畜生态学报》官方网站!
文章快速检索
全部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DOI
图表检索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虚拟专题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3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20
封面文件
目录文件
全选
|
学科动态
Select
MicroRNA在家养畜禽脂肪沉积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陈景运, 甘麦邻, 赵 叶, 牛丽莉, 杜建国, 沈林園, 朱 砺, 张顺华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1
摘要
(
194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动物脂肪组织主要负责能量的储存和代谢,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在家养动物中,脂肪沉积对动物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是影响肌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动物体内脂肪组织发育和脂肪沉积不仅有助于对人类医疗保健的进一步认知,也对畜牧业发展很重要。而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小RNA分子,长度18~25 nt,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可以作为调控脂肪沉积的一种方式。研究表明,miRNA能够参与动物生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等生物学过程,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miRNA在脂肪正常发育、异位增生以及在家养畜禽脂肪沉积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科学研究
Select
超声、紫外及加温对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
mcr-1
的影响
王立琦, 吕世明, 王 忠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9-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2
摘要
(
140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超声、紫外线照射及加温等方法对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
mcr-1
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
mcr-1
阳性猪场废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
mcr-1
基因绝对丰度,以处理前后
mcr-1
基因绝对丰度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及水平对
mcr-1
基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mcr1丰度有显著影响,其次是温度、加温时间,而紫外线照射对
mcr-1
的影响甚微。当依次将样品进行超声30 min、紫外线照射15 min、温度40 ℃作用30 min时,会使
mcr-1
含量比对照组高5倍多。而当超声时间为15 min、同时提高温度至50 ℃作用30 min和60 ℃作用5 min时,可使
mcr-1
的含量分别降低20.5%和30.6%。可见,不同因素及水平的组合可对
mcr-1
基因的含量造成相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中应筛选最佳的条件以尽可能地降低
mcr-1
基因的含量,减少
mcr-1
基因的进一步污染和扩散。
Select
中国南方荷斯坦牛
HP
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程 蕾, 吴海龙, 刘辰晖, 胡修忠, 向 敏, 余 婕, 邹良勋, 夏 瑜, 王定发, 陶弼菲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16-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3
摘要
(
132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研究中国南方荷斯坦牛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产奶性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直接测序法及SNaPshot技术检测HP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组合与785头中国南方荷斯坦牛的产奶性状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HP基因的CDS区域存在3个SNPs位点,即rs41871650、rs209034260和rs41871651,这3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在试验群体中,rs41871650位点对305 d奶量、总奶量和高峰奶性状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rs209034260位点对总奶量和高峰奶性状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rs41871650位点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影响极显著(P<0.01),对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影响显著(P<0.05);rs41871651位点对LYMPH%和AST影响极显著(P<0.01),对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甘油三酯(TG)影响显著(P<0.05)。HP基因rs41871650及rs209034260位点的优势基因型组合GG-CC和GG-TT个体305 d产奶量和高峰奶显著高于GA-CT组合个体(P<0.05),AST极显著低于AA-TT和GA-TT组合个体(P<0.01),ALP显著低于AATT组合个体(P<0.05)。说明HP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和健康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Select
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吴 涛, 江小帆, 杨发荣, 陈国顺, 蔡 原, 焦 婷, 黄 杰, 赵生国, 魏玉明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24-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4
摘要
(
148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选取49日龄健康芦花鸡120只(体重1 478.75±85.81 g),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饲粮分别添加0(Q8组)、50(QO50组)、100(QO100组)和150 mg/kg(QO150组)的牛至精油,试验期为75 d(预试期3 d,正试期72 d)。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1)Q50组45 min肉色(黄度b*)、失水率,QO150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Q8组(P<0.05);QO100和QO150组24 h肉色(亮度L*)显著高于Q8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O100组胸肌肉品质最好;(2)QO50、QO100、QO150组45 min肉色(红度a*)、QO150组失水率均显著低于Q8组(P<0.05);QO50组pH24h显著高于QO100组(P<0.05);标准化评分表明QO50组腿肌肉品质最好;(3)胸肌粗灰分QO50和QO100组显著高于Q8组(P<0.05);(4)各试验组微量元素含量与Q8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芦花鸡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改善作用,且添加50 mg/kg牛至精油对肉品质改善效果更佳。
Select
饲粮碳水化合物配比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包剑宇, 韩 迪, 刘海英, 朱延旭, 王春艳, 孙亚波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32-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5
摘要
(
130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比例对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况良好1周岁的辽宁绒山羊公羊25只,按体重(35.8±2.49 kg)一致原则分成5组,各组饲粮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即SC/NSC分别为1.96、1.59、1.28、1.05和0.85。试验期为55 d。结果表明:(1)SC/NSC为1.28组试验羊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2)SC/NSC由1.96降低至0.85时,绒山羊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0.85和1.05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1.28和1.59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85和1.96组(P<0.01),各组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无差异(P>0.05),1.28、1.59和1.96组粪氮和粪氮/进食氮显著低于其它2组(P<0.05)。(3)SC/NSC为1.28组绒山羊血浆尿素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96组(P<0.05),0.85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1.59和1.96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随SC/NSC降低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0.85组丙二醛显著低于除1.05组外的其它3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的SC/NSC比可以提高辽宁绒山羊生长性能,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氮素利用,并对血浆胰岛素、总胆固醇和丙二醛产生影响。综合分析,饲粮SC/NSC为1.28时绒山羊生长性能最佳。
Select
黄芪和板蓝根对湖寒杂交F1代育肥羊胃肠道生理代谢的影响
程贺平, 李 娜, 柳调过, 齐国涛, 陈国顺, 隋晓东, 韩向敏, 朱才业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39-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6
摘要
(
524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和板蓝根对育肥羊胃肠道组织功能和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结构分布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体重(17.42±2.02) kg的健康小尾寒羊和湖羊的杂交F1代育肥公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3%的黄芪、0.3%的板蓝根和0.3 %的黄芪板蓝根混合的添加剂。结果表明:试验III组的肺脏和肾脏重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组的瘤胃乳头高度、瘤胃液NH3N浓度、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绒毛长度、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I组和II组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和III组的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I组的纤维素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和II组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occludin的信号强度有所加强,试验III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occludin的信号强度加强最为明显。综上所述,在育肥羊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和板蓝根均能提高内脏器官重、促进绵羊瘤胃形态发育、提高机体对饲料的利用效率。
Select
不同日粮组成对6月龄断奶驴驹体重、体尺、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 超, 肖海霞, 李璇玥, 王彩蝶, 努尔尼萨·莫拉尼亚孜, 米热古丽·伊马木, 解 鹏, 李晓斌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4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7
摘要
(
116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该文旨在探究不同日粮组成对6月龄断奶驴驹体重、体尺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断奶驴驹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择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6月龄断奶驴驹5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驴驹饲喂试验所在驴场的日粮,试验组驴驹饲喂新设计的日粮,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按期测定驴驹的体重、体尺和采集血液。结果显示:(1)试验组驴驹90 d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73%、12.94%、30.43%、10.06%和8.46%;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驴驹体重、体尺总增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组日粮可显著提高驴驹血浆中TP和ALB浓度(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61%和37.14%;(3)试验组驴驹血浆中Glu和TG浓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7.11%和9.35%(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试验组日粮可显著促进断奶驴驹体重和体尺的增长,促进驴驹的发育;显著提高血浆中TP、ALB、Glu和TG含量,维持机体较高的免疫水平及适宜的酶活性,促进驴驹的健康。
Select
藏系绵羊牧草表观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物候期变化
刘宏金, 胡林勇, 徐世晓, 韩学平, 罗崇亮, 张 骞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51-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8
摘要
(
129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全年放牧藏系绵羊牧草表观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在不同牧草物候期下的变化特征,试验分别在牧草返青期(5月2日)、青草期(7月12日)和枯草期(12月7日)对藏系绵羊(n=10)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进行测定,然后通过对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探究藏系绵羊血清中心肌酶、能量及脂代谢、部分激素、钙磷代谢、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物候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草期藏系绵羊牧草DM、CP和ADF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心肌酶活性方面,藏系绵羊血清中肌酸激酶活性(CK)在枯草期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物候期(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LDH)随物候期推移表现出青草期>返青期>枯草期(P<0.05);能量及脂代谢方面,葡萄糖(GLU)含量随物候期推移表现出青草期>返青期>枯草期(P<0.05),胆固醇(TC)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激素方面,生长激素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IGF2和胃泌素的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钙磷代谢方面,除血清中Ca的含量在返青期显著低于其他物候期外(P<0.05),P和Ca/P值在各物候期间无显著差异。肾功能方面,血清中BUN和UA在返青期显著高于青草期和枯草期,Gr在枯草期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免疫功能方面,IgA和IgM含量在青草期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研究结果表明,全年放牧不利于藏系绵羊对牧草营养物质消化及机体各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返青期和枯草期应当进行适当的补饲提高家畜生产效率。
Select
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对生猪价格的冲击效应分析
韩冬青, 张 馥, 刘 芳, 曹建民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59-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09
摘要
(
119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生猪价格的走向引发着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一方面猪肉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物价水平有着尤为显著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频发,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的产生,使得生猪价格异化更为严重,波动更加频繁。文章以2015年1月-2018年7月我国生猪月平均价格为建模基础,借助ARIMA时间序列模型深入剖析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冲击作用,并为其提供科学的量化结果。研究显示: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一般是通过降低生产者饲养能力与打击消费者购买信心等渠道影响供需,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强烈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效应存在时滞性与阶段性特征。
Select
中国犬瘟热病毒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
翟羽佳, 王晓龙, 王昊宁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6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10
摘要
(
243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可以感染多种属动物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近年来犬瘟热在中国各地不断爆发。为阐明犬瘟热病毒在中国的空间流行病学规律及进化特征,采用系统发育地理学方法,利用BEAST1.10.4、MAFFT7.0等软件,对80条中国的犬瘟热H基因全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犬瘟热病毒流行株基因型主要为Ⅰ型,其在中国最早于1964年由贵州起源,传播至北京后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爆发。该流行毒株先经由北京传播至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甘肃、吉林、湖北、陕西、广西和新疆,而后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上述结果对于我国犬瘟热病毒溯源研究和免疫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Select
洼地绵羊羔羊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的优化
王建军, 李 玲, 王敬茹, 祖立闯, 任艳玲, 李 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11
摘要
(
90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洼地绵羊羔羊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为洼地绵羊口蹄疫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分析了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疫苗加强免疫不同间隔时间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羔羊月龄的逐渐增加,其体内的母源抗体效价迅速降低,3月龄的母源抗体效价已经远远低于完全保护性抗体效价(1∶128);(2)在疫苗免疫后14 d、21 d、28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双倍剂量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单倍剂量组(P<0.05);(3)在疫苗首免后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间隔半个月组(P<0.05)。确定该羊场羔羊的最佳免疫程序为:羔羊3月龄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双倍剂量,首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生态养殖
Select
发酵菌剂对牛粪好氧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的影响
张玉凤, 田慎重, 岳寿松, 宋效宗, 王 梅, 边文范, 董 亮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75-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12
摘要
(
128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本课题组筛选的发酵菌剂对牛粪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槽式好氧堆肥方法,通过设置牛粪+辅料(T1)、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Ⅰ+功能菌剂(T2)、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Ⅱ+功能菌剂(T3)三个处理,以发酵温度、发芽指数等为无害化评价指标,研究发酵过程中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等的变化规律及抗盐碱菌剂存活率。结果表明:(1)接种发酵菌剂Ⅰ和发酵菌剂Ⅱ达到50 ℃的时间比不接种菌剂提前4 d,50 ℃以上高温维持时间延长6 d,高温持续期为21 d,最高温度提高12.63 ℃~13.6 ℃;(2)发酵22 d时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均高于85%;(3)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总腐植酸含量高于不接种菌剂处理;(4)从保存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养分含量方面考虑,发酵时间最长为27d;(5)T2和T3处理的抗盐碱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在48 d达到0.4×108 /g以上,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机肥中的标准。综上所述,两种发酵菌剂均能提高牛粪发酵速度,有利于堆肥腐熟及无害化。发酵菌剂未影响抗盐碱菌剂的繁殖生长,发酵产物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Select
牛粪传统堆肥工艺降低重金属铜、锌活性的研究
王振, 韩永胜, 张淑芬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82-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13
摘要
(
145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有机肥还田使用中重金属的影响,为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和养殖户等提供高效易行的堆肥工艺,试验以肉牛粪为研究对象,设置翻堆条件和堆肥时间两个因素,测定不同处理重金属铜、锌各形态质量分数的变化,并进行理化指标和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翻堆条件对铜的钝化影响显著(P<0.05),钝化率达47.51%~67.95%;翻堆条件和堆肥时间对锌的钝化影响显著(P<0.05),钝化率达12.79%~25.58%;堆肥对重金属的钝化伴随着整个堆肥过程,堆肥前期合理的翻堆有利于调节堆体的温度和pH,保证堆体氧气充足,有利于可交换态向氧化态和还原态转化,堆肥后期生成的腐殖质与重金属络合,有利于可交换态向氧化态转化。
专题论述
Select
湖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王冲, 李发弟, 乐祥鹏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87-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14
摘要
(
127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湖羊原产于江浙太湖流域一带,是我国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绵羊品种,具有繁殖力高、早期生长快以及适于舍饲等特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食物的需求增加,近年来对湖羊的经济性状的研究也在逐步推进。目前,湖羊的选育工作仍在进行,湖羊的多羔性状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报道较多,湖羊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在不断丰富。本文对湖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分子标记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选育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Select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王京, 米芳, 高慧杰, 郑惠玲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3): 92-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1182.2023.03.015
摘要
(
142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获取基因表达量的数据越来越容易,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也应运而生。在众多的分析方法中,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能对多个样本的众多基因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进行表型关联分析,相比于单基因的研究模式更具优势。该文对WGCNA的构建、分析及其在疾病研究、生理功能研究和基因功能注释3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和论述。
期刊名称:家畜生态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Domestic Animal Ecology
创刊时间:1980年(月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 编:陈玉林
网址:jcst.magtech.com.cn
ISSN 1673-1182
CN 61-1433/S
邮发代号:52-112
单 价:30
定 价:360